咨询热线:0532-58577777 办公系统 校园邮箱

二十四节气-清明 | 我校开展缅怀英烈祭扫活动


清明·自然节气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

清明这一节气,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清明·主要习俗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清明·祭奠英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节日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传统文化内涵,在全校形成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我校各部门、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了祭奠英烈主题活动。广大青年学生前往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莱西市烈士陵园,通过向敬献鲜花、鞠躬致敬、参观学习等方式,缅怀英烈的丰功伟绩,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奋勇向前、砺志报国!

3月30日上午,校团委、学生会干部在莱西市烈士陵园开展 “缅怀先烈,向英雄致敬”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传媒学院学生代表致悼词,师生共同瞻仰烈士陵园,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我校中专部200余名学生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徒步到烈士陵园,默哀致敬,聆听英烈事迹,举行庄严的献花和宣誓仪式。还集体参观博物馆,擦拭烈士墓碑,牢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光荣使命,进一步激发刻苦学习、发奋图强、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广大师生还通过青岛文明网、文明青岛微信公众号搭建“网上祭英烈”学习互动平台,通过网络形式向英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恩、敬仰和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