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举办的第九届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春季赛)落幕。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商学院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三支队伍参加了竞赛,三支队伍在比赛过程中团结互助、齐心协力、集思广益,攻坚克难,均获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
第九届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主办,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314所院校(本科148所、高职151所、中职15所)的1269支参赛队(其中本科组716支、高职组510支、中职组43支)参加,共计2300位指导老师和3807位学生加了此次比赛。大赛旨在深化“以能力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新兴人才培养要求,推动院校探索建立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型复合人才的新机制,推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
此次比赛检验了我校参赛团队的跨境电商需求意识、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利润意识、竞争意识以及运营决策、数据分析、创新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参赛学生通过比赛真正了解和掌握跨境电商零售业务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跨境电商企业运营决策以及控制与平衡风险等能力,从而使学生站在跨境电商运营决策者的角度获得体验和系统性经验,建立起正确的跨境电商思维方式,这不仅展示了我校学生创新创业风采,而且展示出我校坚持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理论与技能结合的教学理念。
此次比赛从练习至正式比赛,历时9天,由跨境电商教研室老师指导参加的三支队伍分别是: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一队(参赛学生:孙春卉、赵薇、马龙江;指导老师:杨博、张云琦)、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二队(参赛学生:陶维志、王家乐、丁苏芸;指导老师:于伟明、张丹丹)、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三队(参赛学生:张富钱、石一诺、武传浩;指导老师:于文皓、王佳梁)。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一队(参赛学生:孙春卉、马龙江、赵薇;指导老师:杨博、张云琦)
一队学生参赛感受:此次比赛中,每个细节的疏漏都会成为致命的要点,回头看看走过的这一段赛程,比的不仅是我们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专业水平,更考验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出现分歧,都能很快地解决,赛后发现彼此的友谊更加深厚了。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不仅掌握了跨境电商的基础知识,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运营经验,对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二队(参赛学生:丁苏芸、陶维志、王家乐;指导老师:于伟明、张丹丹)
二队学生参赛感受:当初茫然又懵懂的结伴组队,一次次团队讨论时大家的思考和完善。面对陌生的比赛,我们一步步探索。团队合作过程中萌生一个小小的想法,就及时去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又从资料中获取新的想法和查阅其中未知的信息,一步步攻坚克难带来的成就感仍在心中。当然,未来我们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三队(参赛学生:武传浩、石一诺、张富钱;指导老师:于文皓、王佳梁)
三队学生参赛感受:作为一名大学生,很荣幸参加了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感谢我的队友们的支持和合作,也谢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过创业的路程。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锻炼,也是我们创业的一次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跨境电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和我一样怀揣着创业的梦想。最后,我想说,这个世界需要创业者,需要那些勇敢追梦的人去开拓未来。我相信,这个经历将会成为我人生中珍贵且难忘的一部分。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育人模式,深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培养理念,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要论述,推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支持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为国家培养创新复合型高级跨境电商人才。
来源: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