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我校成功举办了一场扣人心弦的“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心肺复苏知识竞赛决赛,活动以热血与专业,为校园乃至社会的急救普及事业注入了青春力量,彰显出 “健康中国 山文青年在行动” 的使命担当。莱西市红十字会宋大伟和医养健康学院专任教师左皓君、胡宝鑫担任此次竞赛决赛评委。
竞赛以“以赛促学,传播急救知识,培养更多‘第一响应人’”为目标,自筹备以来就备受全校师生关注。经过多轮严格筛选,各学院的精英选手一路过关斩将,齐聚决赛现场,展开了一场关乎生命科学的巅峰对决。
决赛采用紧张刺激的个人赛形式,模拟真实的急救场景,每一位选手都面临着严峻考验。从踏入模拟现场的那一刻起,选手们迅速进入状态:首先冷静判断环境安全,随后熟练地检查模拟人的呼吸与脉搏,紧接着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关键操作一气呵成。
评委们则从操作准确性、规范性以及节奏把控等多维度进行严苛打分,现场气氛剑拔弩张,选手们全神贯注,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反复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每一秒都仿佛在与时间赛跑,真实还原了争分夺秒的急救一线。
心肺复苏(CPR)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黄金四分钟”技术。当心脏骤停发生时,大脑缺氧超过4分钟将造成不可逆损伤,每延迟1分钟施救,患者存活率下降7%-10%。因此,掌握规范化的CPR技术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在这场竞赛中,选手们用行动诠释着CPR的核心要点:胸外按压时,手臂笔直、力量沉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至120次,为心脏泵血开辟通道;人工呼吸是赋予生命新希望的气息,清除异物,捏住鼻翼,每次吹气约1秒,让胸廓起伏。掌握心肺复苏,不仅是为生命续航的智慧,更是在危急时刻给予他人的温柔救赎。
医养健康学院张传琪荣获一等奖
音乐与舞蹈学院王菡、工商管理学院栾福聪荣获二等奖
传媒学院仇腾越、轨道交通学院薛鑫睿、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姚婉莹荣获三等奖
数字经济学院李雯、信息工程学院武乾、智能制造学院朱昊光荣获优秀奖
最终脱颖而出的选手们,不仅是个人能力的佼佼者,更是校园急救文化的优秀传播者。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刻苦训练,在赛场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全校师生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山文学子投身急救知识学习,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此次心肺复苏知识竞赛,是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号召,大力推动急救教育普及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始终将生命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开设系统的急救课程、举办专业的专题讲座、组织高强度的技能培训等多元方式,不断提高师生的急救意识与技能水平。本次竞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山文学子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舞台,更是向公众传递了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让更多人意识到,掌握急救技能,就是为生命增添一份保障。
山文青年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守护生命的诺言。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他们的带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学习急救知识的行列,用知识和技能为生命保驾护航,让“健康中国”的理念在每一个角落落地生根。
(编辑:朱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