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传媒学院组织各班级开展“关注心理健康,塑造阳光心灵”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一、大学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这是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
2.情绪健康
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3.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4.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5.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卑,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二、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时代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是适应大学生活的基本保证。
心理健康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的基础。
心理健康有利于良好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心理健康有利于生理健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1.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
2.积极参与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活动。
3.建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
4.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5.积极与人交流。
6.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石。通过了解标准、正视问题、主动调节并合理求助,我们可以塑造阳光心态,享受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记住:专注当下,接纳自我,适时停下脚步,方能明确未来方向。